為了人類的健康、生命以及水環境和水資源,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北美、歐盟、日本、韓國、臺灣等)都要求對城市污水在排放前進行消毒處理。我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02年12月24日頒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首次將微生物指標列為基本控制指標,要求城市污水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從而使污水處理的病理指標與國際接軌。
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將糞大腸菌列為基本污染物控制指標。該標準規定執行二級標準和一級B類標準的污水處理廠排放要求是糞大腸菌群不超過10000個/L(即1000個/100ml),執行一級A類標準的污水處理廠排放要求為不超過1000個/L(即100個/100ml)。
2003年5月4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應結合實際采取加氯或紫外線、臭氧等消毒滅菌處理,出水水質糞大腸菌群數小于10000個/L”。 尤其是對接納病人排泄物的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消毒成為防止疫情擴散的重要防線。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廠尾水消毒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廢水再生處理方面,美國大部分州采用了美國加州的消毒標準,即加利福尼亞第22號條例,該標準對非限制性使用的回用水的消毒標準為總大腸菌群不超過2.2個/100ml。加拿大的污水排放消毒指標與美國類似。歐盟國家的污水排放標準主要受浴場水指導準則(Bathing
Water Directives)約束,現行標準為受納水體中的總大腸菌群不超過10000個/100ml,且糞大腸菌群不超過2000個/100ml,目前歐盟正在對這一標準進行修改,預計新標準中的糞大腸菌群數將修訂為不超過1000個/100ml。
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對城市污水要求消毒的同時,也制定了相應的消毒指標。美國的污水排放標準一般是由國家環保局(EPA)制定出指導性原則,再由各州制定出自己的排放標準,向本州的污水處理廠發放國家污染物清除系統(NPDES)排放許可證,證上規定各個污水處理廠的詳細排放指標。該許可證及監測數據最后匯總到美國環保局監控管理,不能達標的污水處理廠將課以罰金處理,該執行管理體系是世界上最為嚴格的,從而保證了標準的嚴格實施和執行。目前美國大部分州對經過二級生化處理后的污水出水的消毒指標為糞大腸菌群不超過200個/100ml,極個別州的標準為糞大腸菌群不超過400個/100ml或1000個/100ml。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的標準不是直接規定污水廠出水的標準,而是限定受納水體的水質,在實際操作中容易造成責任不清、互相推諉,有關市政及管理部門在城市污水處理標準的實施上要求不嚴的情況,因此歐盟國家在城市污水處理方面無論是消毒標準還是其實施執行遠不如北美地區嚴格。www.zcboyu.com www.sdbykj1.com